在研究海地巫毒時,所接觸到的資料大多是「對於Loa典故的描述」,再來則是不同工作者們與Loa們的互動經驗,以及在魔法工作上有哪些方向可以發展。只不過問題來了!如果你有在研讀相關書籍,想必會遇到這類論述!好比說:與La Sirene工作時不要在海岸進行,因為有可能會因為La Sirene的誘惑歌聲而衝進大海,又或者是與丹巴拉工作時,會如同蛇一般地在地上滑行,最好能夠在地上舖上一塊白布,也要避免丹巴拉受到烈日曝曬,不知道大家讀到這時是不是覺得很困惑?
我先自己舉手!讀到這時我真的超級困惑的!首先我們要回歸自己的身份,我們是因為商業胡督的浪潮才成為了一位根源工作者,而我們現今所看到海地巫毒其實也有商業化的痕跡,海地巫毒與海地的巫毒教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存在,而上述提及到的La Sirene或是丹巴拉,這些都是原有巫毒教中所存在的部分。
在海地的巫毒教當中有所謂的「chwal」,在當地的意思是「馬」,也就是Loa在儀式時的載體,白話文來說就是被附身的人。所以你看到這裡,又回到一開始提到La Sirene或是丹巴拉,是不是就頓時茅塞頓開了呢?,好比說:有些會提到丹巴拉因為存在於這個世界已久,不會用人類的語言來交流,大多是保持沉默或是發出如蛇吐信般的嘶嘶聲響。這些資料上的紀錄,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加理解Loa外,同時也是在提醒自己,我是一位根源工作者,我不是一位巫毒教祭司。
那麼究竟我是怎麼「將海地巫毒融入我的魔法工作呢?」,當然不會是以「chwal」的方式來進行Loa工作,我的方式比較偏向是關係-藥草-Loa。首先我會以天地萬物景仰與崇拜的觀點,去認識存在於不同文化間的靈性存有,以文獻資料考究的方式有初步認識,再借助獻祭方式建立起初步關係。再來是取得合作意願後,再借助以藥草為媒介方式進行魔法工作,同時也要探究出可以穩固Loa的力量傳遞到現實層面的代表性藥草。
說實在的,我的方式很囉唆也很耗時,畢竟我是個凡人不是個聖人,所以穩健地搭建起合作關係是我比較編好的方式,同時也是給自己有時間去探究Loa的品質究竟是怎樣的輪廓,而不是書上說什麼就認為是什麼?以上就是我將海地巫毒融入魔法工作的方式,希望給大家做個參考。
最後補充一下,如果你對於「關係-藥草-Loa」這類魔法工作方式很感興趣,建議你一定要先有四月老師所授課的藥草魔法初階做為基礎,可能才會比較看得懂這篇文章所要傳遞的觀念。
四月老師的藥草魔法初階課程
2025/01/19(線上遠距授課),課程介紹:https://reurl.cc/74DRZN
(圖片來源:網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