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格文章 (4).png

不知道大家這個連假過得如何呢?這次的連假真的是頗為炎熱,我便選擇窩在家裡吹冷氣,順便重溫了一次「俗女養成記2」,這齣戲劇想必大家應該是不陌生,這次我想來跟大家聊聊俗女養成記2的第九集。第九集主要敘事的主角正是陳嘉玲的阿嬤,開頭就以阿嬤獨自一人在房子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,但卻又感嘆著沒了電視卻與生活脫了節,連防空警報發布時間也不知道。

 

為什麼阿嬤會獨自一人搬出來住呢?我們要從番茄炒蛋跟鮮奶油蛋糕說起,當阿嬤為了愛情與阿公建立起家庭後,為了家人開始把部分的自己隱藏起來,為了家庭的和諧開始妥協,就像阿嬤以前喜歡吃的是酸又乾的番茄炒蛋,但為了家人卻只能妥協吃好下飯的番茄炒蛋;鮮奶油蛋糕也是同樣的道理,家人會以健康為由不讓阿嬤吃,殊不知鮮奶油蛋糕卻是阿嬤的最愛。

 

於是劇中的阿嬤最終選擇出走,想選擇自己一人搬出去獨自生活一段時間,但這一出走卻惹出了家庭革命,大家紛紛以為阿嬤是要跟阿公離婚,於是開始各種央求、勒索、指責,可是阿嬤卻早已下定決心選擇了出走。其實這也是我們在關係中常見的議題:「究竟可不可在關係中拾回部分的自我?」,很多時候我們在關係中付出了許多,時間一久後卻發現逐漸喪失了部分自我時,卻又割捨不下這段關係時,選擇出走一段時日或許是個好選擇,畢竟這是給自己一個空間的好選擇,讓那內縮的自己可以重見光明。

 

但我們選擇出走時往往會有種「罪惡感」或是「愧疚感」,是不是我這樣就此背叛了我的家人們,因為此時此刻的我居然在享受生活,而不是在家犧牲奉獻,好比說:會不會某某某的衣服沒洗?某某某有記得吃飯嗎?某某某今天是否又是很晚才回家?,彷彿「媽媽病」再度上身,因為我會認為家庭需要我,我需要回去,但我卻又渴望著自由。

 

彼此間的拉扯往往讓想出走的念頭就此打住,但也有人順利的出走一段時日,只不過也有人選擇「放棄關係」,這也是我的一個發現!其實有些人關係不穩定,並不是他不夠好而是他「沒有想進入關係」。這邊說的是我們仍然渴求被人陪伴、被人需求,只是對於能否在關係中好好做自己是個底線,若這個底線一直被觸碰時,時間一久就會不自覺地選擇「放棄關係」,導致有些人會誤以為自己並不適合談戀愛,但追根究柢來說,是「關係中保有自由」這項需求沒有被滿足。

 

其實在劇中的片頭的電視機給了我們一個隱喻,當我們選擇了短暫告別關係自己獨自一人生活時,迎接我們的是與過往生活習慣的脫節,再來才是找回關係中內縮起來的自我,在這邊劇中有一幕阿公來找阿嬤時,阿嬤說了一句話:「我也是嘗試了很久,才學會如何拿捏好煮出一頓一人吃的份量」。畢竟當我們為了建立關係妥協了部分自我,那麼為了讓關係能夠再走下去,尋回過往的自己不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,不是嗎?

 

(圖片來源:網路)

arrow
arrow

    歐比路Lu-Bi-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