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有看最近四月老師新上架的短影音:「做愛會帶來厄運?對方不好的東西會跑到我身上?」了嗎?。能夠在公開場合討論性愛與魔法,我真的覺得這是社會氛圍的一大進步。當初開設「性愛策略魔法」時,確實遇到了不少阻力與不友善的聲音,甚至有人用「根本有病」、「變態」這類字眼批評這門課程。畢竟當時的社會氛圍仍較為保守,而我強調的核心概念是:「性是個人的選擇,魔法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好的性體驗」,在當時來說,這樣的觀點確實有些「異類」。
「做愛會帶來厄運?對方不好的東西會跑到我身上?」,你可能會獲得各種版本的答案。因為魔法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累積,也深受不同魔法工作者的價值觀影響,因此才會有百家爭鳴的現象。當代我們所學習的魔法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前者的價值觀影子存在,比如說:我也特別向深耕威卡已久的敬重前輩請益,他也跟我解惑到:「其實有禁慾系威卡的存在」,後續也有提到自律在威卡當中所扮演的角色,對我來說是真的又上了一課。所以,這題著實是真的不好回答。
不過這次的主題,我有兩個面向想拿出來跟大家探討:
1.身心靈商業策略的經營
當我們決定經營身心靈產業時,角色的轉換是很重要的。當我們是學習者時,交流的對象是同儕、彼此交流的朋友與老師,彼此的價值觀較為相近,容易獲得認同與支持。然而,當我們要面向消費者與市場時,就需要具備 「整體市場」與「細分市場」的視角。
舉例來說:
如果我以女性主義的角度解釋 「做愛會帶來厄運?」,那麼我訴求的對象可能是關心女性社會處境的群體。
如果我以較保守的觀點來解釋這個問題,那麼我訴求的對象可能是對性觀念較為謹慎的群體。
這些都是不同的細分市場,倘若長期只經營細分市場,可能會忽略整體市場的潛在受眾。某些較為激烈的主張或辯論,雖然能突顯議題的不合理之處,但也可能讓部分消費者覺得「得理不饒人」,而另一些人則會認為「這是勇敢做自己」。因此,我會提醒學員:「除了在特定議題上發聲,也要產出適合大眾的內容,例如:顧客教育或生活分享。這樣才能避免自身形象被過度窄化。」
2. 回到「做愛會帶來厄運?」這個問題本身
如果我們從性病預防的角度來看,做愛會帶來的「厄運」其實可以透過事前準備來避免。假設一個人沒有定期篩檢或做好保護措施,那麼當他因治療性病而產生額外的經濟負擔時,確實可能會將「做愛」與「破財」劃上等號,甚至因此認為「對方的不好的東西真的跑到自己身上了」。如果社會上對性的恐懼過高,還可能降低人們就醫的意願,進一步加重問題。
策略魔法一直強調事前預防的重要性,所以:
1.定期篩檢很重要!
2.若發現身體有異狀,不要慌!現在的性別友善醫師越來越多,可以在衛福部網站查詢性病友善醫師名單。
3. PrEP 公費計畫值得參加,Doxy-PEP 也可以作為參考選擇!
最後,要跟提醒大家一句話:「要破爛的同時,也要記得保護好自己!」
請容我再跟大家小小工商一下,由四月老師授課的藥草魔法初階課程,05/17即將再度開課!歡迎有興趣的你報名,本次為實體課程。
5/17藥草魔法初階課程:https://reurl.cc/8D2W3j
(圖片來源:網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