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篇文章開始前,我必須要聲明兩件事:
1.詛咒並不恐怖
2.魔法不是用來掩飾自身錯誤的藉口
相較於毀壞與神靈的契約,人與人之間契約的毀壞後,所引發魔法的攻擊,我認為才是「破壞契約」中的常見案例。我在國外的論壇有看過,某位擅長與米迦勒合作的工作者,因為有非學員在社群平台間,流傳他的課程講義,謠傳這位工作者的講義,是直接剽竊其他工作者的資料。面對這樣的情形,究竟該如何是好呢?
這位工作者提到,依據米迦勒特性,雖可以直接給予反擊,但必須考量到
1.講義流傳團體是否過於龐大,導致需耗費更多時間精力?
2.無法確認對方的行為動機,為反擊工作增添變數?
3.尋求反擊工作是恫嚇對方?還是毀壞因剝削而累積的資源?
於是這位工作者選擇前去詢問對方,主要詢問以下事項?
1.詢問是否為學員?
2.是否知曉講義為她本人所撰寫?
3.講義從何人何處流出?
這位工作者得到的,卻是不盡人意的回答,但其實到這邊,反擊工作的前置作業已全部完成。這就如同法律事件,因為我們不知道,對方是有意為之,還是無意為之,確立動機意圖後,才可進行後續事宜。
在這位工作者的筆記記載到,之所以前去詢問,不僅是為了釐清問題成因,同時也能提升米迦勒反擊工作的效果。為什麼?因為她詢問的目的,在於給予對方一個和解機會,但可惜的是,沒順利達成和解。所以,這就是為何「人與人之間契約的毀壞」,會容易引發魔法的攻擊來源的原因。
但我覺得面對這樣的魔法攻擊,也無須恐懼,因為只要在源頭時期,願意清楚交代事情來龍去脈即可。假若選擇迴避,只是讓自己手中的談判籌碼逐漸減少,有點類似前篇所說到的,契約毀壞的不當補救、迴避導致債台高築,這正是前篇所述的「自己做球給人殺球。」
寫到這,其實我們可以發現,詛咒並不恐怖,只要我們能理解其成因。為什麼開頭要提及到,魔法不是用來掩飾自身錯誤的藉口?,因為當我們違背約定時,此時的保護魔法,很容易變成治標不治本的處理方式,為了避免詛咒的繼續惡化,最有效的方式是前去道歉,協商後續事宜。
(圖片來源:網路)
留言列表